【WH專家說】營養師曝「這4種」NG食物傷牙!只要減少3習慣、多吃這食物就能輕鬆擁有健康牙齒〖Women'sHealth

平日的飲食與牙齒保健有著密切的關連,希望擁有健康的牙齒,
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也是關鍵!不過有哪些飲食習慣會造成牙齒的傷害呢?
WH邀請營養師余朱青為大家分享牙齒保健在飲食上應避免的食物、
習慣以及多攝取哪些食物就能維護牙齒~
其實擁有一口好牙並不難,一起看看哪些習慣會使牙齒受傷吧!
【容易造成牙齒傷害的4大類食物】
-
較酸的食物
牙齒上有一層保護膜稱為「琺瑯質」,
而酸性酸性食物較容易侵蝕這一層保護膜,
太酸的食物或飲料就會傷害到琺瑯質,例如:水果、碳酸飲料和咖啡等。
-
高糖食物
吃下含糖量高的食物後,唾液會和食物產生作用,
細菌開始大量繁殖,這樣的情況會使口腔環境變成酸性,
因此也容易造成蛀牙、侵蝕牙齦等。而含糖的食物容易使身體發炎,
且較難修復,可能會引起牙齦萎縮和牙周病的問題。
-
較硬的食物
有些人喜歡吃硬糖、冰塊或是啃骨頭,
這些比較硬的食物都可能會使牙齒有碎裂或損傷,因此也需要注意食用。
-
酒精
由於唾液的分泌,因此平時口腔應該是保持濕潤的狀態,
而喝酒會使我們脫水,口腔也會因此變得乾燥,
唾液分泌的減少也會讓口中酸性增加,會使口腔的酸性增加,
造成琺瑯質的傷害。
除此之外,營養師余朱青也提到,唾液有幫我們清潔口腔的功能,
像是刷牙沒刷乾淨時,會有食物殘渣在口中,
如果唾液分泌不夠可能就會讓食物殘留在口中,增加蛀牙的機率。
【容易導致牙齒疾病的3個習慣】
-
常吃油炸食物或是加工食品
余朱青談到,油炸食物的口感較酥脆,容易使牙齦和牙齒受損,
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身體發炎的機率,如果牙齦上有傷口的話,
就會更讓細菌跑進傷口裡,增加細菌的滋生,使發炎更嚴重。
加工食品則是因為添加物較多,甚至是精製糖等,
而剛剛營養師也提到,高糖份的食物會讓身體發炎,
且加工食品產生容易引發氧化壓力,使體內毒素增加,
因此也會增加口腔疾病的風險。
-
不愛喝水
余朱青說明,如果平常不愛喝水也容易引發口腔疾病,
不論是蛀牙、口臭和細菌滋深過多...等,喝水有再次清潔口腔的作用,
因此平時多喝水也是維護口腔環境很重要的部分。
-
經常嘔吐
余朱青也提到,國外有許多案例是減肥的人為了變瘦而經常催吐,
導致牙齒爛掉,或是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有這樣的狀況。
由於嘔吐物中有胃酸,因此也是酸性的,
胃酸上來到口腔中就會侵蝕到牙齒,造成牙齒被腐蝕。
營養師建議:多攝取鈣質有助於維護牙齒!
營養師說明,牙齒本身的建構最主要是鈣質,
除此之外,鎂離子、磷離子、維生素D與維生素K也都是很重要的成分,
我們平日可以攝取哪些食物以達到牙齒保健的目的呢?
其實含有鈣質的食物基本上其他附加營養素也都會有,
主要是蛋白質充足,而蛋白質含量足夠同時又有鈣質的食物
營養師推薦下列5類食物給大家參考:
⚡️黃豆製品:豆乾、豆腐、豆乾、豆漿…等。
⚡️奶製品:牛奶、優格、起司
⚡️海鮮類:小魚乾、鰻魚、柳葉魚、秋刀魚、蝦仁等,骨頭可以一起吃的海鮮。
⚡️深綠色蔬菜:地瓜葉、菠菜、青江菜、芥蘭、莧菜、空心菜…等。
⚡️堅果類:黑芝麻、杏仁果、開心果…等。
營養師補充道,若是想要補充維生素D,
則可以透過蛋黃或是各種菇類,像是香菇、金針菇、杏鮑菇等,
而肉類則是魚、蝦、深海魚等。
養成飲食好習慣,輕鬆維護牙齒!
余朱青提醒,在牙齒保健的飲食上,
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吃高糖、酸性和較硬食物以外,
多喝水、少喝濃茶、咖啡和碳酸飲料,
也要注意平日不要太頻繁使用漱口水,
因為過度的清潔也會使琺瑯質受損,使牙齒缺乏保護,
這是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,因此也需要多加注意。